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气温下降幅度增大,取暖除湿设备的使用,增加了居民的火、电、气等用量,电气火灾风险提升。老年人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普遍较差,加上行动迟缓,缺少必要的逃生自救能力,导致老年人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。
老年人居家防火"四不要"
一不要
生活用火不可掉以轻心。进入冬季,家庭日常做饭、照明、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,各类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,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。一旦燃烧失控,很容易引发火灾,甚至造成“连营”火灾。
如老人单独在家,须告知其:做饭时,开火不离人,避免干锅冒烟引发火情。
二不要
家用电器不要带“病”工作。家用电器出现故障,一定要及时维修,千万不要让电器带“病”工作;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。
三不要
不要乱扔烟头,注意安全隐患。一些人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,如大风天室外吸烟、乱扔烟头、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,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。
特别是近期树叶大量掉落、堆积,如遇外来火星极易引发火灾。
四不要
不要在单元楼道内、车棚等公共区域堆放废弃物和停放车辆,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;不在家里存放、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。
温馨提示:
秋冬季草木枯黄,落叶缤纷,一经“秋风扫落叶”,很快就堆积起来,一旦遇到火苗容易发生火灾。
冬季来临之前,要仔细检查存放一夏天的暖手宝、电热毯等家用电器产品是否完好,电阻丝是否被折,绝缘是否出现老化或破损等情况。
冬季风干物燥,因而提高了物品的燃烧性能。家中的楼梯口、阳台等通道堆放杂物时,要及时清理。防止火灾发生时,影响人员疏散逃生。
冬天空气湿度相对较低,“珍藏许久”的保暖背心、化纤衣物、毛衣等容易产生静电。而静电对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是极其危险的,极易导致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发生。
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防范与逃生
报警、疏散与逃生,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拨打“119报警”讲清楚起火地点,火势大小,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,以及报警人姓名,电话等信息,方便联系。报警后,应派专人到通往火场的路口或街道接应消防车。
1、起火后的10-15分钟为火灾初期,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。
2、如果居民遇到大小火无力扑火,要尽快逃离现场。
3、听到火警,应电话通知消防部门或其他应急处理。
4、火灾逃生的时候,需用毛巾掩住口鼻,弯腰撤离。
5、逃生时禁止乘坐电梯,应该走楼梯。
关注老年人消防安全,让平安成为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。